2024 年上半年真的很痛苦。我在学业上屡受打击,加上实验性学院(元班)哭笑不得的培养方案,令我感到前途无比黯淡。有时在肮脏的浴室里,一个人躲在角落的花洒下崩溃大哭。无数次,在深夜的床板上想过退学复读。我知道这很幼稚,但理想的遥不可及,总是容易令人万念俱灰。
但 2024 年 9 月,我也遇到了上大学以来最幸运的事:我遇到了一个女孩。她接受了我的告白。没有小红书博主说的勾心斗角、暧昧不清。互生情愫的纯真,让两颗心很自然地接近了。
并且随着眼界的拓宽,比如更强的 AI Coder 的迸发,也促使我转变思维,思考真正想做什么、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了。
First Love
爱意确实会让人容光焕发。起码对我来说。我找到了可以倾诉的对象,一个接纳我的抱怨、我的不甘,和我糟糕状态的女孩。在这个我眼中荒芜、且毫无品味的校园里,是她教我留意教学楼边的玫瑰花,拍下傍晚天边的绯红彩霞;也是她捧起北京初冬时冰凉的白雪,在昏黄的路灯下向我露出甜美的笑容。
我知道爱意可能会退潮,甚至消散,但我仍然珍惜此时此刻这段感情。「天使带你来,教我期待,重新振作起来。」自从上大学后就很喜欢方大同的歌曲,这句歌词再应景不过了。
缘分细水长流。于我来说,是一场名为「爱」的救赎。
再出发
女友的学习习惯令我受益匪浅。陪伴女友在图书馆学习的时间,确实效率大增。虽然培养方案的狗屁通信课程让人饱受折磨,但每每感到头痛难耐的时候,如今总会有双暖暖的手拂过面颊,让我放松下来,不去想那些解不开的心结。
我开始重新电子化我的所有课程笔记,以前懒得记录的,全部老老实实用 LaTeX 敲一遍,用 MkDocs 搭建了个人知识库。李克勤院士来给我们开讲座的时候,也提到了把想法变成 LaTeX 才是自己的。
得益于改善的学习习惯,在期末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当然,在实验班均分不可能高。但比起前两个学期的惨不忍睹,已经算是飞跃。
过去的种种已经板上钉钉,但好在依然值得一搏。也许会不一样。我暗暗这么想。我的习惯和能力已然决定我无法鹤立鸡群,但我还是觉得我不比别人差。这也是不甘心吧。
科研实习
在 HCI 方向观摩了一段时间后,感觉本校数媒学院的人机交互有点招摇撞骗(或者说大部分方向的老师都在招摇撞骗,尤其是大模型缝合怪)。比起收集儿童数据然后用 Unity 搓一个 VR 游戏,或者给大厂做诱导用户点击消费的软件界面,还是更底层的计算机领域吸引我。
11 月也有幸进入了本校的 HPC 实验室实习。导师人很好,教我别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,愿意替我规划前程,先去学东西。System 方向出活慢,而且“受益”于我们实验学院特有的误人子弟,我还需要自学 CSAPP 和体系结构。所以导师就选了一个短平快的方向给我,Quantum Computing。虽然这个 topic 饱受争议,但对我来说可能是不错的跳板。
未来可能会考虑转入实验室的 GPU 方向。不过要出成果就更慢了,想要在大三之前达到实验班的保研要求,不太现实。
12 月份开始也在准备 ASC 2025,已经做好了被大四的学长暴打的准备。但在没有学过并行计算(其实一门正经 CS 课程都没学,幽默实验班)的情况下,边做边学也受益良多。
未来都说不定呢,先做再说。况且我也暂时没别的路了。
错过的时空
和家人在 1 月 20 号前后驾车去了武汉。这也是我极力要求的。我想看看这座在高考后错过的城市。
武汉大学,从踏进珞珈山的大门,其实我就有种想哭的冲动。武大的路绵延着通向山间,交错的柏树高大挺拔,不时传来清脆鸟鸣。东湖的清风荡漾,令来往的游客都露出向往的目光。抛开学科实力和各种榜单,武大应该是最适合约会和恋爱的学校之一。
湖的另一边,华科的建筑风格很像北邮,有种工学院的棱角和厚重。不好听一点,可以说是平平无奇,都像 Minecraft 的火柴盒。但无论是绿化还是校园面积,都是在西土城那片弹丸之地不敢想象的。
后悔吗?非常后悔。这就是我的心结。因为「保研」的噱头入读 10043 拔尖学院真是想起来会抽自己两个大耳光的程度。如果再有幸抽中八人间上床下铺,那真是这辈子有了。按照学校的社会主义达尔文们的话说,是能力不足、智力低下、生活的不如意,催生了对巴普特的厌恶。
可惜人生没有 IF 线,也许当我取得更多成就时才能释然吧。
故乡烟火
汕头还是汕头。溪头边的寺庙里,传来烧香的味道,神秘中带有一点点古朴,构筑了儿时对于家乡最初的气味记忆。
从中考、高考,大大小小人生关卡的结果来看,我大抵在冥冥中是受到潮汕的神明们护佑的。那么如今过程中的困顿好像也不足为惧了。
汕头对我来说,有点像魂类游戏的篝火。每年不管结果如何,回到初始点刷新血槽和精力,为了明年养精蓄锐。这可能也是「故乡」的含义吧。
只不过,亲戚们都知道我学习很好,但每次听到上了北什么什么邮学校都会露出不解的尴尬笑容。
未来的迷思
好多学校开始设立「未来技术学院」,我觉得是偌大的讽刺。这些学生本来未来无限,结果填完志愿之后,未来就掌握在了教务处行政层的老毕登手里。各种功利化的条约让学生变得急切焦虑,忘记学习的目的。
抛开一切现实条件,如果有机会还是想读 System 的 PhD(前提是能顺利达到实验班的保研条件)。去试试自己的极限在哪里。高考后追求安逸的选择让我吃了大亏,如果有机会还是要到更高更远的平台看看。
关于 10043 其实已经看淡。把理想寄托在留学,在川普时代不太现实,起码对于我这样的穷酸华人是这样。当然,出路变窄了。
一些高中同学开始在朋友圈和小红书晒自己通过 Cursor 或者其它 AI 工具做出来的东西。这也让我反思传统 SDE 不太适合作为人生目标,抓紧放弃学习一些模板化、低门槛的东西。
有些人很讨厌,在取得成就后,总要吹嘘自己毫不费力,以此衬托自己能力非同凡响。只是不小心失足才落得和我共事。这种人要远离。
心态的影响真的很大。不要被「过去」和「未来」杀死。人在不同环境会遇到不同的机遇。去试试,说不定能抓住呢。
结语
新年快乐。祝过去的、未来的所有的我和你,未来无限。祝所有我爱的人身体康健。老爷保佑。
上次修改於 2025-01-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