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况,困顿与精神符号
太长不看;活着好难。

大学生活没有想象中美好。形式的、毫无意义的活动和报告,在侵蚀我的热情,虽然我早知会如此。从前那些不以为意的选择和肤浅的见解,在这段时间成为了箍紧我的枷锁。我很不愿意承认自己会因为一些小事大发牢骚,但往往心中裂痕淌出的水滴,会在种种现实的挫伤下,变成决堤的洪流。

我想,是时候梳理这股无谓的洪流了。

上学期挂了学分最高的数学分析,下学期经过补考 GPA 能开出 3.66 但是均分依然很低,说实话我依然在疑惑这个绩点如何换算来的,比预期高很多。但在这所谓的○班里,GPA 比我高的比比皆是。在上大学之前我就拜读过 《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手册》进而得知绩点不应该是大学生活的圭臬,这反而成为了深夜的自我安慰剂,每次摆烂后扎入皮肤,一瞬间「毕竟绩点才不是我所追求的」之类的话随着血液涌上脑海。但事实上我除了在内耗和摸鱼之间反反复复之外,真正学的东西少之又少。

如果再往思维的更深处挖去,我发现是我那可怜又可笑的虚荣心。从小到大,自认为素养不低、读书不少,但我那如同木制高台的价值观依然建立在物欲与攀比的淤泥里。人人都想要高绩点,但无非是为了更好的升学,升入更高档次的学府,获得更高档次的工作。但越是跟随这实验班的培养方案学习,我越是觉得自己不是学院想要的那类「数理人才」,名为计算机拔尖班却将 CS 课程推后,也发现了通信没有想象中感兴趣。重视基础学科教育并没有问题,但这好像也阻挠了○班学生出去实习的可能性,毕竟科研和工业界大相径庭。头部的学生依然如鱼得水、潇洒自如,着实令我自惭形秽。

每至深夜,「我到底想要什么?」的疑问在脑海里挥之不去。我说我想要他人的羡艳的目光,那为什么当初不选择诸如武大南开之类的综合名校?我又说我想要成为享誉学术界的大拿,那为什么连基础课程的均分都达不到,而且是已经身在被制裁的院校?后来我发现我真正喜欢的安逸的氛围,想去美国的原因只是因为迟先生所在的 CMU 这类名校。我也只能叹息每个选择都和家庭紧密相关。人在不得志的时候会郁郁反其本,此话不假。我明明站在向前的单行道上,却依然踌躇四顾。

我需要一个精神符号。那种能推着你走的,偶像似的符号,又或者那种可以带给人强烈归属感的符号。我有次听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副教授王小伟说:「符号是具有魔力的,符号可以产生价值。」我在知乎上刷到一位 Blackmore 信通院学长,因为 10043 法令只能放弃了 Columbia 的录取,去 CUHK 做了两年 RA,在 Edinburgh 又读了两年 MRes。最后成功申请到了 Cambridge 的 PhD,却又因为 ATAS 没过,再次被拒之门外。先不论我能否达到学长的成就,单是看到他被如此对待就不免心痛,如果他能一路顺遂,能取得世俗意义上更大的成功。不过从他的动态中看出,他好像已找到了另外一条路留在英国,并且过得很开心。

也许我也能找到自己的路吧。我总想活在他人的荫蔽下,走别人踩过的道路,认为前人能一路披荆斩棘,我也定能过关斩将。但我和他人的家庭条件、心理状态、抗压能力以及机遇又能一样吗?我以前总以为自己收集信息的能力很强,可以自己区别利弊、规避风险。但当我回头看的时候,留给我已经没有多少选择了。

对于现实的动力,大概就是攒钱去加拿大吧。现在的梦校就是 Waterloo 和 UBC,并且想去一些小而美的初创公司干活,成为更有趣的人。不过等我毕业的时候,世界又是什么格局,会不会形成更深的沟壑,又有谁会知道呢?

发现自己开始对 Blues 和 Neo R&B 着迷,有时候看着王家卫拍的电影出神。那种朦胧的、梦幻的音乐,抽帧的、缀以暗色的场景,可能正影射着我对当下的印象吧。也许会被旁人骂成赛博文青,但对我来说已毫无所谓。

从前我是不相信 MBTI 的,因为人,尤其是人的思维,是无法用简单几十道直白的 quiz 来定义的。我曾把这句话告诉了当时正在追求的女孩,现在想来真是蠢到极致,和自己没有太多共鸣的人聊天,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在迎合,很累且无益。不过我更加确信了我是一个外表热情乐观洋溢,实则容易阴郁和自弃的人格。我也认定自己虽看惯卑劣和老旧,内心仍不舍浪漫主义。我觉得这会是日后我与众人的不同。

言尽于此,祝我的未来无限可能、步入正轨,也祝各位看客生活美满幸福。


上次修改於 2024-04-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