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01 计算机系统概述

计算机硬件

五大组成要素:

  1. 运算器
  2. 控制器:从内存中取出指令加以分析,然后发出控制信号执行某种操作
  3. 存储器:存储命令与数据
  4. 输入设备
  5. 输出设备

适配器和 IO 设备

  • 数据总线
  • 控制总线
  • 地址总线

计算机软件

  • 系统程序
    • 操作系统
    • 调试程序、诊断程序
    • 汇编器、编译器、解释程序
    • 数据库管理系统
  • 应用程序

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价

计算机性能指标

  • 处理机字长:指处理机运算器中一次能够完成二进制数运算的位数。如 32 位、64 位等。
  • 总线宽度:通常指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进行互连用于传送数据的信号线数。
  • 存储器容量:存储器中所有存储单元的总数。通常用 KB、MB、GB和 TB 表示。
    • \(K=2^{10}\)\(M=2^{20}\)\(G=2^{30}\)
  • 存储器带宽:单位时间内从存储器读出的字节数,一般用字节数/秒表示。
  • 主频/时钟周期:CPU的工作节拍受主时钟控制,主时钟的频率 f 称为 CPU 的主频。
    • 度量单位是 MHz、GHz
    • 主频的倒数称为 CPU 时钟周期 T,T=1/f,度量单位是 s、ns
  • 吞吐量: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数。也称为带宽。
  • 利用率: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系统被实际使用的时间所占的比率,用百分比表示。
  • 响应时间:计算机完成某任务所需的总时间。包括硬盘访问、内存访问、I/O 活动、操作系统开销和 CPU 执行时间。也称为执行时间。
  • CPU 执行时间:执行某一任务在CPU上花费的时间。进一步分为:
    • 用户 CPU 时间(程序本身所花费的 CPU 时间)
    • 系统 CPU 时间(为执行程序而花费在操作系统上的时间)

Note

时间是唯一对计算机性能进行测量的完整而可靠的指标,只用一种因素去评价性能是危险的。

CPU 性能公式:

\[ 程序的~CPU~执行时间 = 指令数 \times CPI \times CPU~时钟周期长度 \]
  • CPI:每条指令需要的时钟周期数

  • MIPS:每秒百万指令数

    • MIPS=(指令总数 \(\div\) 程序执行时间) \(\times 10^{-6}\)
  • MFLOPS:每秒百万次浮点操作次数

    • MFLOPS=(程序中浮点运算次数 \(\div\) 程序执行时间)\(\times 10^{-6}\)
  • TFLOPS:每秒万亿次浮点操作次数

    • TFLOPS=(程序中浮点运算次数 \(\div\) 程序执行时间)\(\times 10^{-12}\)

CPU 性能指标

例题

例题

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

  • 冯诺依曼(普林斯顿)结构:数据和指令放在同一存储器中。
  • 哈佛结构:数据和指令放在两块独立存储器中,有两条独立总线。